普洱杀菌灭藻剂长期供应
杀菌灭藻剂的使用方法:
1.根据补充水质、浓度倍数、工艺状况等要求其用量60-100mg/L。
2.按照保有水量连续或间歇投加,夏季4-6天一次,其余季节5-10天一次。
3.包装:塑料桶包装,25kg/桶。
4.贮存:贮存在阴凉干燥处,贮存期12个月。
杀菌剂又称杀生剂、杀菌灭藻剂、杀微生物剂等,通常是指能有效地控制或杀死水系统中的微生物——细菌、真菌和藻类的化学制剂。主要分为农业杀菌剂和工业杀菌剂两种。是用于防治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的一类农,一般指杀真菌剂。但上,通常是作为防治各类病原微生物的剂的总称。随着杀菌剂的发展,又区分出杀细菌剂、杀剂、杀藻剂等亚类。按照杀菌机理可分为氧化性杀菌剂和非氧化性杀菌剂两大类。氧化性杀菌剂通常为强氧化剂,主要通过与细菌体内代谢酶发生氧化作用而达到杀菌目的。常用氧化性杀菌剂有氯气、二氧化氯、溴、臭氧、过氧化氢等。非氧化性杀菌剂是以致毒剂的方式作用于微生物的部位,从而破坏微生物的细胞或者生命体而达到杀菌效果,常见非氧化性杀菌剂有氯酚类、异噻唑啉酮、季铵盐类等。
普洱杀菌灭藻剂长期供应
胺类杀菌剂的作用机制是烷基胺的亲油基团能溶解菌体表面的脂肪,与酚类杀菌剂有良好的协同作用。二硫氰基甲烷等有机硫化合物对真菌和硫酸盐还原菌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具有毒性低、易溶于水的优点。常优先考虑排放严格限制的水处理系统和主要控制勃泥细菌的冷却水系统。铜盐和铜盐中的铜离子可以凝结细菌的胶体物质,破坏细胞的呼吸和代谢,使细胞死亡。缺点是对水生生物有毒,排放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异噻唑啉酮具有广谱性,对粘泥有剥离作用。它具有时间隔长、无泡沫等优点,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有三种杀菌机制:
普洱杀菌灭藻剂长期供应
机氯、有机汞、有机砷杀菌剂也有发展。这些杀菌剂大多是保护剂,应用上有限性。60年代以来,更多化学类型的杀菌剂不断出现,其中重要的进展是内吸性杀菌剂的问世。1965年日本开发了有机磷杀菌剂稻瘟净,1966年美国开发了萎锈灵,1967年美国开发了苯菌灵,1969年日本开发硫菌灵,1974年联邦德国开发了唑菌酮,1975年美国开发了三环唑,1977年瑞士开发了甲霜灵,1978年法国开发了三乙磷酸铝。以上述为代表的内吸剂已成为70年代以来杀菌剂发展的主流。与此同时,农用抗生素也有较快的发展。有机汞、有机砷和某些有机氯杀菌剂因毒性或环境污染问题而渐被淘汰。新一代的内吸剂由于防治效果提高而使杀菌剂的市场进一步扩大。到80年代,杀菌剂的品种已超过200种。据调查,1985年全世界杀菌剂销售额达到25.4亿美元,占农总销售额的18.4%。
普洱杀菌灭藻剂长期供应